聚焦住宅,發展增值服務。傳統的基礎服務包括安保、清潔、綠化、維修等,多以包干制收費,即每月收取固定的物業費,盈虧則由物業公司自負;少數以酬金制收費,即根據合同約定物業服務資金中按約定比例或者約定數額提取酬金支付給標的公司,其余全部用于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支出,合同約定的酬金形成標的公司盈利。
龍頭效應進一步顯現。2017 年 TOP100 和 TOP10 企業市場份額分別提升 2.98pc 和 0.88pc至 32.42%和 11.06%,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考慮到 2017 年全國物業服務企業已達 11.8 萬家,未來物業市場整合空間仍較大。
物業服務行業利潤擠壓與釋放模型。2008 年后,物業服務業整體銷售利潤率呈下行趨勢。核心原因在于收入端受政府價格管制,而成本端(主要是人力成本)不斷提升,從而擠壓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