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從棄子到生物藥皇冠明珠。人類的用藥種類會隨著對生命機制理解深入和制藥技術的進步而發生變化,在對生命機制有了深入理解之后,生物藥開始成為藥物的新貴。生物藥的主要種類包括細胞因子、酶、疫苗、單抗等。在這其中,又以單抗藥物的銷售額最高,前景十分廣闊。
中國市場單抗藥物起步較晚,但進展迅速,尤其是一些抗腫瘤類的重磅單抗,如曲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貝伐珠單抗,由于優秀的臨床療效,在國內市場銷售額迅速增加。從 PDB 樣本醫院數據來看,2018 年上述三種單抗的銷售額分別達到 13.1 億、12.2 億、10.0 億元,在 PDB 樣本醫院全部藥物銷售額排名分別達到 23 位、30 位、41 位,但從銷售額和市占率來看仍然遠低于國際水平。
單抗的分子量大、結構復雜,不易仿制。化學藥大多為小分子,分子量<1kDa,而單抗的分子量巨大,已經達到 150-160kDa,結構復雜度遠高于小分子藥物,對單抗的仿制相當于重新研發的過程。即使單抗的專利過期,新進入的競爭者也遠遠少于化藥過期。例如赫賽汀(曲妥珠單抗),2014 年歐洲專利到期后,其銷售額仍然維持 3-10%的增速;而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鈣片),在 2011 年美國、日本專利到期后,次年銷售額暴跌 59%。單抗的高仿制難度成為專利期之外的第二道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