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化學原料藥商業模式-小分子API公司(15頁)

小分子化藥仍保持穩定增長,我們關注產品型和定制型兩種商業模式的供應商。藥石科技、凱萊英、合全藥業、九洲藥業、博騰股份、華海藥業、博瑞醫藥等均是以化學背景起家的化合物生產企業(只不過所處階段有差異,從早期的分子砌塊到商業化階段的 API生產),但是商業模式差異非常大,有產品型公司(藥石科技、九洲藥業、華海藥業、博瑞醫藥),也有定制型公司(主要承接外包生產,比如凱萊英、合全藥業、博騰股份等)。同樣以化學為背景、同樣是藥物化學背景的科學家創業,理論上有技術共性,為什么會衍生出這樣不同的商業模式,他們各自核心商業壁壘有差異嗎?如何評估這些企業的商業模式壁壘?在這些標的豐富的同時,我們發現這是投資者非常關心的問題,基于此,我們開展了這個領域的研究工作,以期解決市場的種種困惑。

藥物化學+工藝化學引領化藥合成不同階段,催生四大類企業。如我們前文所述,西咪替丁的誕生是化學合成制藥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事件。早期的化學藥中較多來自天然提取,合成藥物則通常缺乏理論指導。而西咪替丁的研發自靶點選擇、初始結構選擇至最后成藥都是在藥物化學的引導下進行的。通過基團的引入和側鏈的改造,研發團隊合理調節分子的堿性、毒性等性質,最終獲得了高選擇性、高活性、低毒的新分子實體。在西咪替丁上市后,其需求量持續增長,原有合成路徑涉及氫化鋁鋰還原咪唑酯中間體的步驟,工藝繁瑣且危險;此時,工藝化學家展開工藝優化研發,最終獲得了利用 Birch 還原制備西咪替丁的方法,大幅降低生產成本。藥物化學+工藝化學相結合的模式有效促進了藥品的開發。

片段供應:高盈利、高周轉,天花板待提升。在現代化藥物篩選引領的制藥革命之后,新藥研發對新分子實體數量的需求持續增長,尤其在高通量篩選技術發展以后,大批量的化合物群(化學庫)成為化學新藥研發的基礎之一。運用組合化學將不同的合成砌塊有序排列有助于高效搭建化學庫,片段即這里所提到的合成砌塊。將不同類型的片段任意組合,便可得到遠超線性反應數量的化合物,有助于提高研發效率和成功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