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以及保險產品的不斷普及,我國總保費收入不斷增長,保險資金規模在穩步提升。截止 2018 年底,我國總保費收入 4.6 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美國和日本),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高達 16.4 萬億。保險資金體量如此之大,在我國資本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保險資金的投資動向也成為資本市場重點關注的對象。
從管理主體來看,我國保險資金的管理主體主要為保險資管公司,委托給公募基金和券商的規模相對較少。全球保險資金管理模式主要分為三種:保險公司自身設立投資部門、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委托第三方投資管理公司。目前我國保險資金管理主要采取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這一模式。根據 2018 年《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發展報告》數據,2017 年保險資管公司管理的保險資金規模占比高達 80.83%,保險公司自身管理規模占比為 16.96%,委托給公募基金和券商規模占比分別為 1.77%和 0.42%。
但是對比發達國家保險資金的資產配置結構,我國保險對股票類資產的投資比重仍處在相對較低水平,未來有較大的上升空間。2017 年美國壽險公司資產總 計 7.2 萬億美 元,其 中債券等 固收類 資產占 比最大 (為48.5%),股票類資產次之,占比達 31.5%。我國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包含基金)占比僅為 11.7%。參考當前美國險資投資股票的比重,預計未來我國保險資金投資股票的比重有望增長 2 倍左右,也就是從當前的 10%左右增長到 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