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階段指第 1 季度,“開門紅預售”指保險公司在前一年 11 月份就開始銷售新產品,但保費計為下一年的收入。“開門紅”最早始于 20 世紀 90 年代,由平安人壽最早推出,采取方式主要是以陽歷新年后某些壽險產品費率將要有所提高為由,在 1 月至春節前的階段推出大量激勵活動,提前鎖定客戶。自平安開門紅取得亮眼成績后,壽險公司紛紛效仿,每年的第一季度壽險公司都會推動大規模的儲蓄型產品(年金險為主)銷售,壽險行業形成了這種業務節奏,并有了所謂“開門紅則全年紅”的說法。
我們認為開門紅之所以在后續 20 多年間能形成行業慣例并被廣泛認可,是年初保險產品供需雙方高度匹配的結果。供給方面,開門紅正值春節,由于理財產品分紅、年終獎等因素,人們手中流通資金較多,支付能力和保險產品的購買意愿均較強。需求方面,通過推出件均保費很高的儲蓄型產品,壽險公司可在開門紅期間1)獲得大額保費以滿足全年經營和投資需求,同時搶占市場份額。2)提高公司和產品的關注度。春節前后是銷售旺季,險企利用開門紅可以吸引客戶,擴大客戶范圍,提升公司產品關注度。3)加快代理人隊伍建設,系列培訓提升代理人專業性,提振士氣以促進全年業務順利開展。
2012 年以來,開門紅啟動時間出現前臵傾向。起初開門紅的啟動時間大多在元旦和春節前后,壽險公司大多推出的產品以分紅型和萬能險為主。正是由于各壽險公司推出的開門紅產品相似,市場競爭激烈,為了更快搶占開門紅市場,在互聯網宣傳的影響下,開門紅啟動時間出現前臵傾向。前臵趨勢最早由中國平安在 2012年 12 月 12 日啟動“雙 12”秒殺活動帶動,平安當年于“雙 12”推出了一款限時限量的高端保險理財產品,銷量十分可觀。而后 2014 年平安再度于“雙 12”推出了“尊崇”、“尊御”系列產品,在不到 5 分鐘的時間內實現了 48 億元保費收入,全天共達成保費 111 億元。各保險公司紛紛效仿平安以搶占開門紅市場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