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農產品專題之玉米(21頁)

總量:縱橫比較,玉米庫存均處于高位。縱向上,2013 年以前,玉米價格呈現逐年上漲態勢,年末庫存基本維持在 5000 萬噸以下,從 2013 年開始,因消費需求不振,庫存逐年上升,玉米價格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年末庫存在 2016 年達到 2.66 億噸的高位,超過全年玉米產量,庫消比也高達 142%。橫向來看,按 USDA 統計口徑,同期美國、巴西等國家和地區玉米庫消比均在 30%以下,而中國超過 50%,因此中國玉米庫存毫無疑問處于高位。

結構:國家庫存占比迅速提升。結構方面,玉米庫存大致分為國家庫存和社會庫存,其中社會庫存又包括深加工企業庫存、飼料企業庫存、流通渠道庫存、農戶庫存和港口庫存等。2013 年以前,農戶庫存占比較大,2014 年以來,盡管玉米價格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收儲價格仍然繼續提高,大量農戶手中的玉米進入國儲體系,國家庫存占比迅速提升,2016 年國儲庫存占比高達92%,目前隨著收儲退出及臨儲拍賣的推進,國家庫存占比略有下降,但仍高達 70%。

高庫存從何而來?我們判斷,高玉米庫存主要來源以下幾個方面:1、糧食增產,玉米供給連年增加。玉米產量從 2003 年的 1.16 億噸增長到 2015 年的高點 2.31 億噸,10 多年間實現產量翻倍。2、臨儲政策出臺,大量玉米進入國家庫存。2008 年啟動玉米臨儲收購,在玉米價格承壓的背景下,為保護農民利益,收購價依舊逆勢提高,國家庫存迅速增長。3、國內外價格長期倒掛,進口替代擠壓需求空間。2013~2016 年國內玉米價格持續高于進口完稅價,進口量增長及高粱等替代品需求的增加抑制玉米消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