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污染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對畜禽產品的需求不斷提升,進而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全國畜牧業總產值從 2010 年的 20825.7 億元增長到 2017 年的 30285.0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 5.50%。畜牧業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維持在 30%,已經成為其支柱產業。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對農民的增收、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畜禽養殖廢棄物用則利,棄則害。根據中國區域畜禽糞便能源潛力及總量控制研究研究的數據顯示:2010 年全國畜禽糞便產量 22.35 億噸,若全部利用,理論上可產生沼氣 1072.75 億立方米,折甲烷 643.65 億立方米,替代 0.77 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1.8 億噸,同時沼渣能生產 1.7 億噸有機肥。從還田利用的角度來分析,畜禽糞污的氮、磷排放量分別為 0.19 億噸和 0.04 億噸,分別占氮肥、鉀肥的 79%和 50%,若有效利用可以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因此“畜禽糞污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
原料來源和終端銷路是行業發展的兩大關鍵。畜禽糞便資源化流程來說,一般包括:1)畜禽糞便的收集與運輸;2)畜禽糞污的處置;3)終端產物的去向等步驟。對于能源化與肥料化兩種利用方式來說,畜禽糞便的原料來源(原料的收集、運輸等)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原料收集要保證周圍一定距離內養殖廢棄物、秸稈等的長期穩定供應,特別是畜禽養殖企業的獨家收集權,有必要跟政府或者養殖企業簽訂長期合同。畜禽糞便的產量、穩定性以及運輸半徑等問題關系到企業的規模、效益、經濟性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