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現代種業專題-變革力量正在積累(23頁)

中美市場約占全球七成。種子行業位于整個農業產業鏈的起點,是最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之一。根據Phillips McDougall數據,2017年全球主要國家商品種子市場規模約383億美元,同比增加3.9%,行業5年CAGR為1.4%,10年CAGR為6.1%。2015年,美國國內市場規模約158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42.3%,中國國內市場規模僅次于美國,約105億美元,占全球28.2%。

大浪淘沙,強者恒強。行業特性決定了種業集中化趨勢。種業存在兩大成本,一是高昂的研發投入,二是巨大的法律成本,據Phillips McDougall調查,引入一個新的轉基因性狀的平均研發和法律成本合計為1.36億美元,其中為了滿足監管而需付出的法律成本占比26%。一方面,在昂貴的進入壁壘前面,小企業難以為繼,另一方面,原始投入資金大、研發周期長的產業特點意味著廠商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最低點對應的經營規模大于一般行業。尋求研發和法律成本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成為收回投資成本的最優解,規模化和多元化是全球種業巨頭的核心發展邏輯。

“兩雜”為商業競爭主戰場。我國種業發展歷程可劃分為4個階段,以2000年《種子法》實施為標志,我國種業進入市場化階段,計劃經濟色彩逐漸淡化,看不見的市場之手逐步發揮主要作用。僵化機制被打破,必然釋放出洪水猛獸般的競爭力量,過去17年,我們見證了中國種業的蓬勃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