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玉米產業鏈的前世今生(21頁)

玉米結束連續九年臨儲,市場化改革箭在弦上。2007 年開始,國家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實行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而2016 年玉米收儲制度將做相應改革,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對比棉花價格市場化改革后的萬點回落,玉米價格是否也會像棉花價格一樣不再高冷?農產品價格國際化勢不可擋,就玉米價格來說,下方具備想象空間。

國內玉米產業亟待去庫存。從全球庫存來看,期末庫存消費比連續四年穩步增加,已經從2011 年的14.98%到2015 年突破20%的水平。全球超過一半數量的庫存在中國,整個行業亟待去庫存。

玉米淀粉行業產能急劇擴張,下游消費增長緩慢。玉米淀粉在2001 年產量為500 萬噸,2011 年就已突破2000 萬噸,近年來產量更是持續處于高位。與玉米淀粉加工產能急劇擴張對比明顯的是,下游消費短期卻增長緩慢,致使玉米淀粉出現階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行業長期位于盈虧平衡點附近,短期困境難轉變。

淀粉糖替代量持續增長,未來彈性空間有限。由于目前淀粉糖和白砂糖的價差不斷擴大,淀粉糖的消費替代性有望繼續增長。以較大的終端消費飲料企業可口可樂為例,其飲料配方75%淀粉糖、25%白砂糖更改為95%淀粉糖、5%白砂糖,相信隨著價差的繼續擴大,替代量仍有望繼續增加,但可能增長的彈性將有所縮小,繼續增長的空間有限。

酒精行業普遍虧損,低迷局面難扭轉。酒精行業普遍盈利性較差,全行業面臨虧損,2016 年一季度,東北企業在原料玉米成本升高以及缺乏補貼支撐下,虧損有所加劇,華北企業則因原料玉米價格大幅下跌,酒精跌幅不及玉米跌幅,企業虧損有所緩解。整體來看,酒精下游消費將進入淡季,短期內酒精行業或難改虧損局面。

6 7 8 9 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