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臺階,“三步走戰略”打造“世界的”北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 (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開啟全球組網,進入衛星密集發射期。2017 年 11 月北斗三號發射第一顆和第二顆組網衛星,隨后 2018 年進入了衛星的密集發射期,目前已發射北斗三號組網衛星 16 顆,到年底將發星 18 顆,占整個北斗三號發星總量的一半,年底北斗系統覆蓋面積將擴大至“一帶一路”周邊國家和地區。
北斗與 GPS 對比:目前二者差距不大。目前全球共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美國全球定位系統 (GPS)、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其中,GPS 系統是技術最為成熟、應用領域最廣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同時也是產業化進展最好的。GPS 系統是美國從上世紀 70 年代開始研制,歷時 20 年,耗資 300 億美元,于 1994 年全面建成的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北斗系統作為后起之秀,主要對標的為 GPS 系統,我們選取 GPS 系統和北斗進行簡單對比發現在基本性能上二者相差并不大。未來,北斗與 GPS,以及其他衛星導航系統,不是互相取代和競爭,而是互相兼容和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