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初到 80 年代整車生產主要以流水線生產模式為主。流水線生產方式誕生于 20 世紀初,在此之前,汽車工業完全是手工作坊型,工人購買引擎,設計傳動箱,裝配車輪、剎車、座位等部件,裝配一輛出售一輛,該種生產制造方式成本極高,且每輛車均是不同型號,成本和質量無法標準化。1907 年福特為生產“T 型車”革命性創造了汽車流水線生產方式。流水線生產是指將復雜的汽車生產過程分為若干個簡單的子裝配過程,工人只需要在既定的位置將汽車零件組裝到生產流水線上即可。
20世紀80年代后汽車平臺式生產逐漸替代標準化流水線。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汽車產品生命周期縮短,車型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由于一條流水線只能對應單一車型的生產,因此傳統單一產品生產線上需要不斷為新產品打造全新的生產流水線,汽車流水線生產方式使得生產成本過高,并且難以滿足車型的多樣化以及越來越快的換代周期需求,20 世紀 80 年代后流水線生產逐漸被汽車平臺式研發生產替代。
模塊化平臺是當今汽車生產的主流方式。21 世紀之后,汽車不再只是簡單的代步工具,消費者對汽車有了更多的個性化要求,新車型更替周期進一步縮短。汽車平臺所生產的汽車具備高度相似性和無法迅速更新車型的問題,使其被新一代生產方式——模塊化平臺替代。
汽車平臺化戰略已成為國際主流車企共識。國際主流車企的整車平臺經過多年建設,相繼打造出多款新一代模塊化平臺,逐步形成了適應各自車型的各具特色的整車平臺體系,覆蓋從 A 級到 D 級、E級車型以及 SUV,MPV 等車型。
大眾 MQB 平臺:零部件通用率 70-80%,可覆蓋 A00 到 B 級車型。大眾的核心平臺主要是 MQB(Modularer Querbaukasten 的縮寫),MQB 平臺是大眾集團最新一代的橫置發動機模塊化平臺,以替代 PQ35 和 PQ46,從 2013年開始使用至 2022 年。截至 2017 年,MQB 平臺已研發設計出眾多車型,如原先由 PQ35 生產的奧迪 Q3、新速騰、高爾夫、斯柯達明銳、途觀、斯柯達野帝、途安,PQ46 的全新一代邁騰、大眾 CC、全新帕薩特、斯柯達速派,以及基于 MQB 新開發的高爾夫嘉旅、奧迪 A3、凌渡、斯柯達·科迪亞克(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