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輕量化是指,在保證汽車的強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汽車的整體質量,從而提升汽車動力,以及總體節能減排效果。汽車輕量化主要通過材料選擇實現,主要使用的材料包括:高強度鋼、鋁合金、碳纖維等,三者相比,比強度依次升高,而價格也是依次攀升。相較而言,鋁合金的比強度較高,價格適中,成為眾多中高端車型的輕量化的主要材料。
節能減排的大趨勢已經在全球范圍內趨于明朗。根據Ricardo 的研究,汽車每減重10%,可提升4%-6%的燃油效率,每百公里降低0.3-0.6L 油耗,同時減排0.5kgCO2。目前國內外已相繼出臺了相關減排政策。國外方面,美國、歐盟、日本到2020 年的百公里油耗目標分別降低至6L、3.8L、4.9L(對比2015 年的6.9L、5.2L、5.9L);國內方面,中國2020年的乘用車百公里油耗目標降低至5L,對比2017 年的6L,降低幅度較大。同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對國內汽車市場也提出了明確的中期輕量化目標。未來輕量化發展的方向主要在于轎車車身、傳動系統與底盤系統的輕量化,通過輕量化材料的應用與結構優化進行汽車減重,對比2015 年的車重數據,我國提出了2020 年、2025 年、2030 年分別減重10%、20%與35%的目標。
汽車電動化也給輕量化帶來了另一波助力。隨著國家補貼政策的趨嚴以及消費者品質需求的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要求也正逐步提升。從數據上看,電動車每減重100kg,其續航里程可提升6%-11%。而在補貼政策方面也是不斷趨嚴,2015 年,新能源汽車續航80 公里以上即可獲得補貼,2016 年門檻上升至100 公里,2018 年門檻再次上調為150 公里,提升幅度明顯。不斷提升的里程要求給汽車輕量化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汽車的高端化趨勢也帶來了輕量化領域的需求。減重除了為汽車帶來節能減排、提升續航里程等優勢外,也帶來了其他性能指標的提升,這一點與高端化乘用車的趨勢吻合。根據美國交通部數據,汽車質量每減少100kg,其加速性能最高可提升10%,制動距離縮短7m,提升汽車駕駛性能;同時,鋁合金、高強度鋼等輕量化材料的比強度較高,也帶來了車身強度與車輛穩定性的提升。因此,更加追求性能和駕駛體驗的中高端車型比較青睞輕量化材料,如捷豹XJ 使用的全鋁車身,寶馬B 系的純鋁發動機,以及特斯拉的鋁合金電池包等等。而從整體趨勢上看,中高端車型增長迅速,2017 年中國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4%,而同期豪華汽車同比增速高達13.7%。高端車型銷量的強勢表現將為輕量化材料帶來持續的需求。
拓普是國內NVH 業務(降噪減震)領域的龍頭企業,目前公司的業務板塊主要包括傳統領域與新興領域。傳統業務主要指其NVH 業務,包括減震器與降噪內飾功能件;新興業務包括輕量化業務(鍛鋁控制臂、轉向節、電池包與大型結構件、輕量化底盤等)以及智能剎車系統(電子真空泵與IBS)。其中,新興業務的發展與汽車電動化與自動駕駛的大趨勢有較高的關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