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智慧停車場-百億賽道群雄逐鹿(37頁)

停車場的分類:以居住小區+公共建筑+路外公共為主。根據2017 年北京市交通委發布停車資源普查報告,停車場類型可分為以下九類:居住小區(42%)、公共建筑(20%)、路外公共停車場(20%)、路側占道(6%)、平房區、立交橋下空間、駐車換乘停車場、混合區域(含商住樓等)、其他。

停車位總量相對不足,大城市的通病。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經過近20 年井噴式發展,截止2017 年,我國私人轎車保有量達1.14 億輛,在世界范圍內僅次于美國。由于歷史欠賬的原因,停車設施建設緩慢,遠不及汽車保有量增長的速度,我國停車難問題日益嚴峻。

當前造成城市停車難的原因主要是基本車位和出行車位的失衡。停車場基本車位是指車輛使用者無出行時,供車輛長期停放、相對固定的車位,一般是住宅停車位。基本車位的數量基本等同于城市機動車擁有量,理論上每增加一輛車就需要一個基本車位,屬于剛性需求。出行車位是指在車輛使用者出行時,供車輛臨時停放的車位,其數量與機動車使用量直接相關,不屬于剛需,可以調節。

潮汐周期流動,錯時停車資源空間浪費。在車多位少的大背景下,由于工作人群潮汐流動導致停車資源在結構上不匹配,白天公共建筑特別是核心區域的停車位一位難求,而到了夜間出現居住類停車位嚴重不足,公共停車位空置率高的狀況,進一步加劇了停車難問題。

地域區位優勢明顯,車位資源浪費現象嚴重。車位使用效率具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有超過90%的城市的整體車位使用率在50%以下,北上廣等主要城市的車位使用率都在40%-50%之間,總體來講車位使用率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