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從高端酒格局演化歷程看次高端走向(29頁)

定價權轉移,排序變化。商品價格是品牌價值的外在表現,龍頭具備行業定價權。2008年以前,五糧液作為行業領袖率先提價,茅臺采取跟隨戰略。08-10年以后,提價情況發生轉變,茅臺在提價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五糧液采取跟隨戰略。

一倍價差,格局重塑。2006年以前,茅臺終端價低于五糧液,2008年始茅臺終端價茅臺拉開100元以上的差距,隨后價差不斷擴大,反映茅臺品牌力對五糧液的趕超。2013-2014年,行業進入調整期,五糧液終端價持續下行,一度降至650元左右。相比而言,得益于對渠道的掌控力以及品牌力的拔高,茅臺維持大單品飛天茅臺出廠價819元不變,終端價維持在900元以上,價盤較穩固。2015年以來茅臺與五糧液終端價差距不斷拉大,渠道調研顯示,目前飛天茅臺終端價1700元左右,是五糧液的兩倍。

茅臺產品體系清晰。買斷品牌和OEM品牌在行業景氣期使五糧液實現銷售額的迅速增長,但同時也出現產品體系混亂的問題。高峰時期五糧液子孫品牌超100多個,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嚴重影響五糧液高檔品牌的形象。而競爭對手茅臺從“一曲三茅四醬”到“1+3”戰略,即1個世界級茅臺,3個重點系列酒(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以及賴茅),始終聚焦大單品。加之茅臺積極突破軍政渠道,培育意見領袖,茅臺公司的業績一路保持穩定增長,實現了彎道超車。

目前,次高端品牌競爭集中于300-600價格帶。茅臺在1000元以上產品市場一家獨大,五糧液與國窖占位800元左右價格帶。行業調整期內中高端白酒整體價格去泡沫,次高端的主流品牌如水井坊、夢之藍、汾酒青花瓷20年、劍南春等品牌,從當時較高的價格帶紛紛調整至目前300-600元的價格區間,過去高端定位品牌進入次高端價格帶。如水井坊井臺裝京東價490-520元,夢三490-520元,青花30京東價560-700元,紅花郎10年350-460元,紅花郎15年470-700元。

次高端主要為老十八大名白酒品牌及其創新子品牌,全國化影響力的次高端品牌數量不多。2000年前后,各大名酒企推出自己的次高端品牌。汾酒在1998年推出青花系列,1999年全興大區推出水井坊,2003年洋河推出藍色經典,郎酒2004年推出紅花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