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休閑食品消費新趨勢研究(29頁)

美日戰后經歷人口爆炸期,特定時期造就不同消費行為:千禧一代出生于1984-1995 年間,恰逢短期人口增速高點(新生兒出生率2%),改革開放紅利也在同時期逐步釋放。通過橫向對比,我們發現美國嬰兒潮一代及日本60、70 一代的成長環境(經濟增速與新生兒出生率雙高)較我國千禧一代有很強的相似性,他們追求新潮、講究個性,他們的偏好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對舊有的消費模式帶來改變。

方便、新潮、健康是美日休閑食品消費的關鍵詞:美國戶均人口數的下降(由3.33 到2.76)與女性參工率的上升(由35%到50%)推動方便食品發展;隨著年輕人對新品和健康的關注,70 到90 年間,美國人均年無糖碳酸飲料的消費量增長4 倍,同期咖啡的消費量則下滑19.76%。無獨有偶,日本80 年代后巧克力、餅干等西式休閑食品增速也遠快于以煎餅和油炸點心為代表的傳統日式點心,年輕人對傳統點心的消費不足平均值的一半,對西式點心卻青睞有加。

新品類與新渠道頻現,我國休閑食品行業迎發展良機:11-16 年我國休閑食品銷量從1354 萬噸增至1619 萬噸,規模從3109 億元增至4493 億元。新世紀以來,國際知名品牌在我國市場迅速擴張,巧克力(CAGR6.9%)、薯片(CAGR10.1%)等同時期市場增速明顯高于糖果(CAGR1%)及傳統大米類零食(CAGR4.4%)。線上渠道的高速發展,順應消費者需求的爆款單品頻現,加速了行業優勝劣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