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商業健康保險的角色及展望(30頁)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之前,我國職工的醫療主要依靠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費用由國家和企業承擔,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造成經濟和醫療資源的浪費以及分配不均衡,難以維系運轉且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我國職工醫療制度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旨在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醫療保險模式。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主要針對城市非從業居民,是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新農合制度試點啟動、以及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建立的基礎上,為實現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醫療保障體系目標而設立的。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新農合”之前,我國農村合作醫療已經有一定的基礎和發展,經歷了從20世紀40年代的萌芽、50年代的初創、70年代的鼎盛、80年代的解體、到90年代以來的恢復發展,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隨著全民醫保體系的初步建立,居民看病就醫有了基本保障;但由于我國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特別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的保障水平較低,大病醫療費用對普通居民來說依然是沉重的負擔,部分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城鄉醫療救助。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是指通過政府撥款和動員社會力量等多種渠道籌建基金,對農村五保戶、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以及其他特殊困難群眾,資助其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并對其難以負擔的基本醫療自付費用給予補助(以住院救助為主,同時兼顧門診救助)的制度;近年來,重特大疾病也被納入救助的范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