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連鎖零售專題-雜貨龍頭名創優品和日本大創(16頁)

日本國民消費經歷四個階段,90年以后消費開始回歸理性。1960年至今,日本經濟發展經歷了4個階段,消費偏好也經歷了四次風格轉換。1960-1973年為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期,GDP平均增速高達16.6%,但是人均GDP水平較低僅為1475美元,該階段是大眾消費時代,家電等產品迅速普及;1974-1990年為經濟換擋期,GDP平均增速為8.44%,但是受益于前期經濟高速增長,人均GDP已經達到12395美元,該階段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新人類”一代追求個性化、高端化和品牌化;1990年泡沫經濟破滅后,GDP平均增速僅為0.53%,經濟增長幾乎停滯,隨著日本經濟陷入失去的20年,消費也開始回歸理性,消費者更加注重精神消費,脫物質化趨勢明顯;2010年日本經濟恢復正增長,GDP平均增速爬升至1.36%,開始緩慢復蘇,但是追求簡約、自然的消費習慣已經養成,消費繼續返璞歸真。當前中國經濟整體發展水平與日本第二階段(1974-1990)相似,消費偏好也呈現個性化、高端化、品牌化的升級趨勢,但是部分發達一二線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更高,消費者經歷了物質的極大豐富以后對品牌的認知度快速提升,總結日本社會經濟和消費的發展規律,長期來看中國居民的消費偏好也將逐步回歸理性、簡約、自然。

大創把握日本理性消費回歸的機遇,穩居日本時尚雜貨鋪市占率第一名。1972年,大創公司前身Yano Shoten成立,5年之后大創公司成立,從80年代起發展百元店業務,90年代開始飛速發展。大創生活館第一家直營店于1991年在日本香川縣開業,隨后以多元店的展店策略于日本各地開店,截止目前已經擁有5050家店(本土3150家,海外1900家),在日本擁有超過65%的市占率,大創的店鋪面積為595-6612平方米。2000年公司于臺灣設立第一間海外店鋪,開啟全球化擴張,隨后在中國、韓國、新加坡、泰國、加拿大、羅馬尼亞等2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門店,門店遍布美國、亞洲、中東、大洋洲及歐洲各國。多樣化高質量的實用性商品加上物超所值的銷售價格,讓大創生活館在世界各地皆獲得高度評價與高銷售額,全球銷售額超過244億元,位居日本四大百元店之首。

名創優品瞄準中國居民消費意識升級,定位優質低價的藍海市場。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貧富差距的產生,一方面來自歐美的奢侈品牌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另一方面,仿冒或低質低價的商品也充斥著國內市場,民眾消費方式呈現兩極分化的特點。面對這種分裂的格局,名創優品誕生了,和小米的高速成長一樣,名創優品的崛起印證了國內消費由品牌消費到品質消費的消費意識升級,通過深度介入產品設計、供應鏈重塑和渠道效率提升顛覆傳統零售運營模式,成就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