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配套產業是船舶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用設備占整船成本比例40%~60%。我國多數船舶制造企業為船舶總裝廠,負責船舶的設計、結構焊接、設備的安裝與調試等。而船舶配套產品包羅萬象,按用途可分為專用設備和通用材料。其中專用設備主要包括主機、通訊導航設備、各種機艙和甲板機械設備等近150 余種,約占整船成本的40-60%。通用材料包括各種鋼材、油漆、潤滑油等數百種,約占整船成本的15-20%。
船用設備制造業正在向亞洲轉移。隨著亞洲造船業的崛起,亞洲國家的船用設備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日本大部分、韓國部分、中國大部分的船用設備制造技術是從歐洲引進的。歐洲國家收取高額技術轉讓和專用費,目前世界船舶配套的一流產品和品牌仍大多集中在歐洲。
我國船舶配套設備國產化水平尚低。據工信部統計,我國高技術船舶和海工裝備配套設備本土化率不足30%,與韓國85%以上、日本90%以上的船配本土化率有較大差距;德國、挪威等歐洲傳統造船強國該比例達100%,并有大量出口余量。
推進裝臵是船舶的心臟,是動力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當前市場中主要的推進動力類型包括蒸汽動力、柴油動力、燃氣動力、聯合動力、電力推進、核動力和不依賴空氣推進(AIP)。
柴油動力是最主要的船舶動力,在商船領域占比95%以上。1、在軍船領域占比約90%2。船用柴油機按轉速分為低、中、高速柴油機,因其熱效率高、經濟性好、以及便于維護和安裝的特性,在全球船隊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低速柴油機用于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大型商船,中高速柴油機普遍用于小型船舶、豪華郵輪和游艇、軍用艦艇(特別是各類輔助艦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