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有色金屬-鈷錫之年,銅鋁相伴(47頁)

貿易戰隱憂、美元走強抑制金屬價格。2017 年,受到供給側持續推進的利好、需求超預期,導致基本金屬、小金屬等價格總體呈現普漲。進入2018 年,有色金屬價格卻受到中美貿易戰隱憂、美元暫時走強的壓制。3 月上旬市場開始擔憂中美貿易戰,4 月下旬則遇到美元指數走強,這均導致今年的基本金屬價格走弱。

總體上,基本金屬價格弱勢震蕩,但亦有分化。但是自2018 年初以來,金屬價格出現分化,基本金屬呈弱勢震蕩。表現最好的基本金屬為鎳,價格漲幅在10%以上,庫存也出現明顯的下降。但是其他主要金屬庫存攀升,價格出現明顯下滑或者弱勢震蕩。銅、鋅是典型代表,庫存上升而價格下滑;鋁、錫則出現價格弱勢震蕩,庫存上升。

金銀價格下跌。年初至今,倫敦黃金、白銀現價分別下跌0.98%、2.45%。我們發現,今年金銀價格明顯受到美元指數的壓制。年初美元指數短暫走弱,4月下旬以來則因美國6 月份加息預期強化、國債收益率上升而導致美元走強,金銀價格隨之下跌。

小金屬價格分化較為明顯。經歷2017 年的環保風暴后,小金屬價格呈現普漲;但2018 年以來,小金屬價格走勢出現分化。上漲幅度較大的金屬品種有銦(23%)、鉬精礦(11%)、海綿鈦(9.3%)、鈷(8.1%);出現下跌的則是碳酸鋰(工業級下滑12.3%)、鉍(-5%)、銻錠(-2%)。鋰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是需求的淡季,但是供應端經過2017 年的擴產相對來說就較為充足;但隨著下半年需求增加,鋰價仍然有望維持較高水平。鈷價方面,年初受到海外價格的拉動,國內也跟隨上漲;但4 月份受到需求偏淡的影響,導致價格出現小幅下滑。

稀土價格呈先揚后抑的走勢。今年初,稀土價格小陽春開始較早、漲幅也比往年大一些。主要是因為年初稀土金屬企業預計未來供應偏緊,不斷抬高價格;但是隨著春節后下游企業增加采購,交易價格的反映更為充分、真實,價格也開始回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