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變速箱的性能契合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其油耗、效率與手動變速箱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對手動變速箱的替代不可逆轉。按照不同的技術路徑,自動變速箱可分為液力自動變速箱(AT)、無級變速箱(CVT)、雙離合自動變速箱(DCT)、及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箱(AMT)。
AT變速箱應用最早,同時也是技術最成熟、可靠性最高的自動變速箱。多檔位和液力變矩器的配合使得AT平順性較好,但制造難度和成本相對較高,傳動效率較低。CVT構造簡單,成本最低,采用鋼帶錐輪結構實現了無級變速,燃油經濟性和平順性較好,但依靠鋼帶傳動的CVT承受的發動機扭矩較小,否則易發生鋼帶打滑,適用于小排量的家庭用車。AMT在20世紀80年代開發成功,但由于存在換擋動力中斷,換擋品質的提高受到限制。DCT應用歷史相對較短,無間隙換擋使得傳動效率高,燃油經濟性好,適用于城市SUV等中小型車輛。
目前在我國乘用車中,AT為占比最高的自動變速箱,DCT、CVT近年來份額快速提升。根據終端實銷情況統計,國內乘用車變速箱市場中MT份額已由2015年的46.4%下降至2017年的32.7%;AT變速箱占比較為穩定,2015年至今一直保持在33%左右;DCT和CVT表現則十分亮眼,2015年兩者市場份額分別為8.3%、11.2%,2017年份額提升至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