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鋁合金深加工聚勢推動汽車輕量化(35頁)

輕量化是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鋁合金深加工成熟,有望優先推動輕量化。《中國制造2025》指出輕量化技術是汽車的重點突破方向。根據國家工信部規定,汽車的CO2 排放標準將從2015 年155g/km 降到2020 年的112g/km;國內乘用車企業燃料消耗從2015 年的6.9L/100km 降到2020 年的5.0L/100km。單純依靠設計優化已經無法滿足低耗與減排要求,輕量化和新能源汽車成為主要的減排方式之一。目前,主要的輕質材料為鋁合金、鎂合金和碳纖維。鋁合金的加工工藝已然成熟,有望優先推動汽車輕量化。

鋁合金可使汽車減重40%, 車身是主要輕量化部件。鋁的密度為2.70g/cm3,是鐵密度的1/3,鋁合金在汽車中的使用空間可達540kg,可使汽車減重40%。傳統車身質量約占整車質量的30-40%,已經成為鋁合金輕量化的主要應用部件。新能源汽車通過使用全鋁車身可以使汽車通過減重增加續航能力,而且減少電池成本,使得整體的制造成本更低,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鋁合金深加工行業迎來春天,將進一步推動汽車輕量化步伐。一方面,國內當前氧化鋁投資過度,庫存增加,氧化鋁價格處于歷史低位,短期內難以大幅度上漲,降低鋁合金深加工企業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國外車企的全球鋁合金零部件采購體系逐步把國內企業納入體系內,并逐步增加訂單量。得益于上游氧化鋁處于低價位和國際訂單的增加,鋁合金深加工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推動國內汽車輕量化。

國內企業已經具備在汽車中推廣鋁合金的能力。經過多年的努力,國內企業已經具備在汽車中推廣鋁合金的能力。在鋁合金車身制造方面,國內在高端鋁合金板材、鋁合金擠壓技術、精密鋁合金鑄造結構件以及焊接等關鍵技術已經成熟。在動力總成等部件方面,國內企業已經將發動機、變速箱以及底盤等鋁合金壓鑄件輸送到福特、通用、奔馳、寶馬等國外汽車廠家。

國內汽車輕量化即將騰飛,車用鋁合金市場潛力巨大。到2020 年國內汽車年產量有望達到3,600 萬輛,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到200 萬輛。如果傳統汽車平均單車鋁合金使用量達到160kg,新能源汽車平均單車用鋁量達到250kg,則汽車市場的鋁合金需求量大概為620 萬噸,從2014 到2020 年汽車鋁合金需求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大概為20-25%。按汽車鋁合金4萬元/噸計算,到2020 年汽車鋁合金的市場空間約為2,500 億元。

15 11 12 13 1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