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審視乘用車輪胎和商用車輪胎估值。雖然我國輪胎企業在過去十五年發足狂奔,占領了大部分商用車輪胎市場,開始進入國際品牌的乘用車輪胎陣地。但時移世易,我們的企業在變化,市場也在變化,當我們占領乘用車輪胎市場時,卻可能不再是我們出發時的目標。
國際化布局的輪胎企業將脫穎而出。輪胎制造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有輪胎產業布局的國家和地區多數會有貿易壁壘對本國產業進行保護。貿易壁壘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對于國際化布局的輪胎企業,則可以享受壁壘保護下市場的高利潤。
決定一家輪胎廠產品品牌、價格層次的,不是使用里程最長的那一條,而是最短的那一條。輪胎的可靠性、均一性是輪胎產品最重要的競爭力。國際一流廠商保證產品均一性是靠其幾十年積累的精細管理經驗、生產流程的控制。而國內輪胎廠近十幾年走的是一條大干快上的路線,在精細管理方面是弱項。近年多家國內輪胎企業都在建設所謂的智能工廠,其實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產品性能更高或者成本更低,而是通過自動化來確保產品的均一性。因此,輪胎行業出現了與其它化工子行業不同的特點。一個煤化工企業的新、老裝置生產出的產品相同,但成本不同。而一個輪胎企業的新、老生產線生產出的產品成本相同,但質量不同導致價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