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汽車行業深度研究報告(34頁)

SUV仍是最好的細分市場,未來5年復合增速高于20%。雖然乘用車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但SUV的滲透率提升帶來結構增長,預計乘用車/SUV 2016-2020年CAGR 6.5%/20.0%,2020銷量分別達3120/1856萬輛,SUV替代轎車貢獻行業大部分增量,SUV仍是未來幾年最好的細分市場。

自主品牌擠壓合資,結構替代趨勢不可逆。2016年底自主品牌占乘用車份額44%,占SUV份額59%,貢獻當年SUV增量的70%,SUV的市場擴容和自主品牌的產品投放互為因果,相得益彰。自主品牌憑借更靈敏的市場嗅覺、更迅速的產品升級,持續擠壓合資品牌,自主對合資的替代趨勢不可逆。

應對競爭,合資公司密集引入大中型SUV和豪華車。面對自主品牌的競爭,從近兩年合資品牌的產品投放計劃看,大部分合資公司沒有選擇降價或投放低端產品,而是加速導入高盈利的大中型SUV和豪華車,保持凈利率在較高水平。我們預計這與合資方對中國市場的定位有關,更希望在中國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而非規模。

具備利基市場壟斷能力,和藍海市場升級能力的自主品牌,將成為最大的贏家。我們詳細拆分了自主SUV市場,10-15萬作為自主品牌的核心價格帶,CR5從2015年初的40%提升到2016年底的50%,競爭格局逐漸清晰。在10-15萬建立壟斷優勢,并在15-20萬藍海市場獲得突破的自主品牌,將成為中國消費級、制造升級最大的贏家。

估值沒有充分反映自主品牌的競爭力,新增推薦長城汽車。我們看好自主品牌組合,包括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吉利汽車、上汽集團。其中,長城汽車的盈利能力和資產效率大幅領先國內對手,甚至高于豐田/寶馬等國際公司,今年長城迎來強勢產品周期,包括H6換代,WEY01/02等新車,也包括紅標H6 Coupe,H8/9等改款產品,預計銷量增速達25%,公司PE處于歷史底部區間,港股PE甚至低于豐田等成熟市場的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