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的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資源開采,中游冶煉提純和下游終端消費三部分。上游鋰資源主要分為固態和液態兩種,目前固態鋰礦主要為偉晶巖型鋰礦床和沉積型鋰礦床,液體鋰礦則是指鹵水型鋰礦床。中游的鋰產品主要為氯化鋰、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等,經進一步提純合成可得到各類鋰深加工產品,應用于下游如電池、醫藥等消費領域。
鋰及其化合物用途廣泛,具有戰略價值。鋰的應用主要可分為新能源、醫藥、新材料三大類,具體為電池、陶瓷、玻璃、潤滑劑、冶金、聚合物等領域。自2000 年以來,鋰消費量受到可充電電池的迅速推動,在其他傳統領域也實現了結構性的增長。
電池類產品成為鋰資源最主要的應用方向。2015 年,全球可充電電池類產品所占鋰消費量比重首次超過玻璃陶瓷類產品,達到約37%,成為鋰下游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在中國,電池領域鋰消費占比更高,2015 年達到約70%。
鋰在電池領域的應用主要可分為動力鋰電池、消費鋰電池、儲能鋰電池三大類。其中,動力鋰電池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常見為磷酸鐵鋰(LFP)電池和三元(NCM/NCA)電池;消費鋰電池主要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主要為鈷酸鋰(LCO)電池;儲能鋰電池主要用于電網儲能、基站備用電源、家庭光儲系統等領域,目前應用較多的有磷酸鐵鋰電池和以鈦酸鋰為負極的鋰離子電池。
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進一步刺激電池領域鋰消費增長。2016 年以來,鋰電池產業鏈下游應用領域受新能源汽車產業帶動得到迅猛發展,新能源汽車所用的動力電池中正極材料對鋰消費拉動作用顯著,成為未來鋰消費增長的主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