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農獨踞福建:一體化龍頭,武夷山里飛出金鳳凰
武夷山優良的自然環境、產業鏈一體化模式保障了公司產品高品質、低成本。相比于其他肉雞企業的“公司+農戶”,圣農的自繁自養自宰一體化最大限度保證了食品安全(無藥殘)、高質高價;同時,疫病可控、規模經營保證了盈利穩定,兩者共同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其護城河的形成除了團隊具有30 多年豐富養殖經驗外,最核心的是武夷山區優良的自然環境,這些皆很難為競爭對手所復制。圣農伴隨國內最大的餐飲品牌肯德基共同成長,如今占據肯德基50%、麥當勞35%的采購額,可以說下游“洋快餐”的挑剔造就了圣農的成功。
山東三足鼎立:各執一端且各有千秋
山東靠近原料產地(玉米便宜)并靠近港口(運輸方便),便利的出口帶動了膠東半島肉雞產業發展,煙臺又有天然的防疫優勢,形成了如今益生、民和、仙壇等三巨頭各有專注、相互支撐之勢。1)益生股份著重祖代種雞及其他畜禽良種的引進和繁育,從始至終專注于產業鏈上游高精尖一端,得益于下游快速發展而壯大;2)民和股份主攻父母代肉種雞繁育、商品代肉雞養殖及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籠養極具效率和特色,堪稱設備農業之典范;3)仙壇股份重點發展下游肉雞產品加工,“九統一”標準下的“公司+基地+農場”迅速擴充規模,帶動農戶養殖增收。從營業收入來看,仙壇>民和>益生,由彼此所處市場容量決定,下游是上游的數倍空間,這種格局在未來大概率會保持。
其他各路諸侯:不乏轉型巨頭及后起之秀
1)新希望六和在商品代雞苗和肉雞屠宰方面都排在全國第二,正由“公司+農戶”的松散一體化模式向緊密型“禽旺”模式轉型,通過去中介來加強對產業鏈的控制力,最大限度確保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并保證下游屠宰、深加工和熟食環節有充足的原料供應。2)大成食品憑借緊密型的“公司+農戶”模式較好確保了食品安全。3)禾豐牧業從預混料起家,逐漸延伸到濃縮料和全價料,再進入肉雞屠宰加工領域,并通過自建和參股的方式構建了集種雞、孵化、養殖、屠宰和加工為一體的禽類產業鏈。預計禾豐2016 年屠宰肉雞2.8億羽,飼料、屠宰等產業鏈配套有利于中游養殖環節迅速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