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需求端迎來多重利好,最早有望于2017 年恢復較快增長決定我國嬰幼兒奶粉需求的因素主要有4 個:(1)新生嬰幼兒人數;(2)母乳喂養率;(3)單個嬰幼兒年均用奶量;(4)奶粉均價。2006 年—2015 年,嬰幼兒奶粉行業規模從189 億擴大至1129 億,增長了近5 倍。其中2006 年—2013 年間增長較快,CAGR 高達25.19%,原因在于母乳喂養率的下降、奶粉均價上漲以及單個嬰幼兒用奶量的增長;2013—2015 年間增速有所下滑,CAGR 降至11.32%,原因在于上述驅動因素有所疲軟。
我們認為,嬰幼兒奶粉行業最早有望于2017 年恢復較快增長。第一,受益于全面二胎政策紅利釋放,未來幾年新生嬰兒人數有望迎來一個小高潮。第二,注冊制正式實施后,2017 年行業品牌數量將大幅收縮,行業競爭環境有望趨緩,奶粉價格上漲速度也有望有所提高。第三,雖然目前我國母乳喂養率水平處于較低水平,但是農村地區母乳喂養率仍然較高,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進,母乳喂養率仍有一定下降的空間。
十三五奶業發展規劃出臺,國產龍頭企業迎來發展機遇 2016 年1 月,農業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支持國產奶粉做大做強。目前我國行業市占率前5 名僅有1 家是本土企業,而美日韓等國境內市占率前5 名全是本土企業。隨著國產奶粉質量日趨提升,消費者信心有望逐漸恢復;同時,在十三五奶業發展規劃的推動下,未來其它相關國家政策以及各地方政府配套政策有望陸續出臺,國產奶粉發展有望迎來新的機遇。
奶粉注冊制正式實施,近7 成品牌有望逐漸退出市場 2016 年11月底,奶粉注冊制配套法規正式出臺,目前行業內主要企業都在積極準備配方注冊申請。根據政策規定,一家廠商至多擁有3 個品牌,意味著2017 年底前市場上2000 多個品牌中近70%將退出市場。我們認為,三類企業受沖擊最大:(1)中小企業;(2)海淘企業;(3)品牌數量太多大企業。預計2 年內有望空出市場約200 億,具有龍頭優勢的奶粉企業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跨界電商稅改拉高海淘成本,對國內奶粉沖擊有所降低 近幾年,海淘在我國增長速度非常快,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海淘采取的是征收行郵稅的方式(單次交易在500 元以下的消費免交行郵稅),因此消費者可以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海外的優質奶粉。2016 年4 月,《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發布:宣布取消行郵稅政策及免稅額度,轉為征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及消費稅。此舉意味著海淘成本將有所提升,海淘對國內奶粉沖擊有望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