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母嬰行業跨市場深度報告(47頁)

中國母嬰行業步入成熟發展的軌道。(1)20 世紀90 年代,母嬰用品專賣店十分稀有,人們對于母嬰用品只有奶粉、紙尿褲等模糊的概念,中國的母嬰行業正處于起步階段;(2)2000 年起隨后的十年內,母嬰產品和母嬰經濟概念逐漸普及,線下零售渠道逐步成熟,線上母嬰類社區以及線下品牌的網上商城模式開始應用廣泛;(3)2010 年后,母嬰產業步入黃金爆發期,電商網購成為母嬰消費的主要場景,垂直細分的母嬰電商、工具以及社區APP 逐漸涌現;(4)當前母嬰行業發展逐漸成熟,未來線下線上消費將逐步打通,差異化經營與精細化運作將成為各母嬰平臺的發展主旋律。

母嬰市場的成熟體現在產業鏈趨于完整與渠道更加完備的兩大方面。一方面,母嬰產業鏈趨于完整,不僅覆蓋了嬰童(從孕期到6 歲,特別是3 歲以下)的衣食住行,還包括了懷孕媽媽從孕前準備到孕后恢復等各個時期的各項服務;另一方面,母嬰行業的零售渠道也在不斷豐富,除了品牌專賣店、超市的孕嬰童專區等傳統線下渠道外,線上平臺也發展出了諸如母嬰頻道、母嬰垂直社區等各種豐富的形態。

得益于過去十年中國人口的穩定增長以及二胎政策的有力推動,如今的中國母嬰市場需求群體呈現增長快,存量大的特點。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共經歷過三次嬰兒潮,分別出現在建國初期、1962-1965 年和1986-1990 年。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第三次嬰兒潮中出生的人口即是所謂的“80 后”和部分“90 后”一代。他們是1962-1965 年主力嬰兒潮的下一代,但由于計劃生育政策,其規模沒有第二次嬰兒潮大,約為1.24 億。這一部分人群目前已經逐漸進入了適婚適育年齡段,陸續成家立業;隨著二胎政策的有力推動以及婚育人群的擴大,新生兒的規模呈現穩步增長的變化趨勢。

從我們對國家人口發展規劃以及人口數量現狀的分析,我們預計未來3年每年平均新增人口超過1800 萬人。根據國家衛計委的測算,2016 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786 萬人,比上年多增131 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為近15 年以來增速最高的一年;2017 年1 月5 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 年)》計劃生育率逐步提升并穩定在適度水平,2020年全國總人口計劃達到14.2 億人左右;因此我們預計四年內將凈增加3700萬人口,減去每年的死亡人口(以近五年均值975 萬為基準),2017-2020年預計平均每年新增約(3700+975*4)/4=1900 萬人口。

在“嬰幼兒”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隨著近年來國內經濟水平提升和居民人均收入增加,家庭在對“嬰幼兒”的消費支出也正逐漸提高。據Frost &Sullivan 數據,中國城鎮家庭的嬰幼兒年平均消費金額從2007 年的4260 元增長至2012 年的8702 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4%;城鎮居民的嬰幼兒消費在2013 年至2016 年間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2016 年我們預計達到14000 元左右,年復合增長率持續維持在12%以上。新一輪的人口放量和人均消費的提升都將帶給母嬰行業整體巨大的擴容空間,我們預計在2018 年母嬰行業規模將超過3 萬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