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創新藥市場環境不斷改善,市場前景廣闊。創新藥上市回報豐厚,研發能力要求高,目前我國大部分藥企還處于仿創階段,而隨著藥品政策環境不斷改善,釋放鼓勵創新信號,產業迎來發展機遇。國內具有研發能力的創新藥企不斷涌現,老牌藥企也紛紛布局。其中,生物類新藥發展迅猛,中國有機會憑此彎道超車。
他山之石:國外創新藥研發對我國有明顯借鑒意義。國外創新藥政策環境良好,相關機構重視專利保護,并采用多種優先審評模式以加快新藥審評,例如美國FDA的特殊程序、歐盟EMA的加速審評程序及日本PMDA的優先審評程序,由此造就一批明星創新藥企。其中,日本醫藥工業通過創新+并購重組+國際化助力如武田制藥、第一三共等企業在不利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中逆勢生長,形似的產業環境下,對我國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中國創新藥企發展路徑及估值探討。1.0模式,老牌大型藥企由仿到創,逐步布局創新藥領域:如恒瑞醫藥、綠葉制藥等積極開拓創新藥業務,目前都有數個創新藥產品線;2.0模式,生而創新的小型研發企業,扎根創新藥譜寫新奇跡:信達生物、百濟神州等研發型生物科技企業,在腫瘤、生物藥領域作出矚目成績;3.0模式,參與國際合作的開放式創新藥企。創新藥沒有利潤,PE估值方法難以沿用,通常是靠內生技術進步驅動,估值通過判斷新藥潛在市場大小,計算未來銷售的NPV數據。
創新藥研發機遇與風險并存。機遇:一級資本的追逐降低對研發成本的擔憂。2015年至今,A股生物醫藥行業并購標的鎖定創新藥領域的案例占并購總數的42%,較2014年翻番。風險:國內醫保目錄4-5年一輪的調整或制約創新藥快速放量。Me-too藥物存在一定市場劣勢,需面對仿制藥的激烈競爭及終端的接受度挑戰。創新藥研發失敗率高,極小比例的藥物能夠成功上市,近年來新藥研發成功率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