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從首次提出到落地僅 4 個月。2018 年 11 月 5 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首次提出要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2019 年 3 月 2 日,證監會正式發布《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和《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2 項部門規章,上交所正式發布 6 項主要業務規則(合稱科創板“2+6”制度規則)。科創板+注冊制從首次公開提出到正式落地,僅僅 4 個月時間,體現了高層施行科創板的決心。
科創板是頂層設計,目的在加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國家主席首次提出”,“證監會年度首要任務”,“4 個月落地”等關鍵詞都說明科創板不是簡單的制度創新,而是國家最高決策層的頂層設計,是立足全國改革開放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科創板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而科技創新通常具有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等特點,現有的融資方式顯得力有不逮,導致過去幾年很多發展勢頭良好的創新企業遠赴美股、港股上市。因此,我們認為科創板+注冊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強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尤其是包括生物制藥在內的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生物技術、創新藥、醫療器械是融資熱門領域。2018 年全球醫療健康融資領域中生物技術、化學藥、醫療器械無論在融資總額還是融資事件數上均位居前三位,而這三個領域恰恰是醫藥行業創新企業聚集地。從國內看,2018 年化學藥反超生物技術在融資額方面位居第一,但從融資事件數上看醫療器械遙遙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