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中國航天專題-航天強國,國防工業新篇章(31頁)

“中國航天”將迎來多重催化劑。今年下半年將是航天發射最為密集的時段。中國航天將迎來多重催化,一是天宮二號計劃于今年9月15日至20日擇機在酒泉發射;二是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擬于10月中旬擇機發射;三是中國航天展將于10月29日在深圳舉行;四是長征五號火箭計劃于11月擇機發射;五是中國首部《航天法》草案預計年底完成。11

近年來,全球航天產業規模增速穩步上升,中國的航天工程投入增長迅速。2014年商業航天收入加上各國政府航天預算投入總計3300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9%。2014年中國航天投入從2013年的31.59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42.8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35.5%,遠高于全球9%的增速。12

中國航天60年發展歷程共經歷了萌芽、成長、高速增長三個階段。1)萌芽階段(1956-1986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2)成長期(1987-2010年):成功發射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 和“神舟七號”、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中國開始躋身于航天強國之列;3)高速增長階段(2011年至今):中國的航天技術在衛星應用領域,尤其是國際市場上得到爆發式增長。“十二五”期間,主管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計成功發射火箭86枚,發射成功率高達97.7%,五年間我國的發射次數、發射頻率和發射成功率均排位世界前列。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年均發射數量將達到30次。13

我國航天業正處于高景氣的快速上升通道,衛星發射頻次和數量近幾年爆發增長,其中運載火箭年發射次數已躋身世界前三。在運載火箭方面,我國最新研制的“長征七號”和“長征五號”代表了中國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水平,正在論證的重型火箭“長征九號”劍指世界頂尖運載能力,未來將有力助推我國深空探測進程;衛星方面,將著重發展衛星應用,構建衛星遙感系統、衛星通信廣播系統和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此外,未來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進程也將持續推進,其中載人航天將邁步航天員長期駐留空間、空間站建設,而深空探測也將基于月球探測進一步拓展至火星探測。14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中國航天事業成長的兩大航天集團。1)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承擔了我國全部的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飛行器等宇航產品及全部戰略導彈和部分戰術導彈等武器系統的研制、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2)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主要負責我國航天防務技術的研發。目前集團公司已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飛航導彈武器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與研制生產體系。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