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金融市場和投資市場的劇烈波動,促使高凈值人士更加理性成熟,也為中國私人銀行業創造了更多的市場機會:股市波動增強了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利率下行拉動了多元資產配置的需求;匯市改革讓中國投資者放眼于全球市場;房地產市場的分化和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激發了個人資產配置向金融資產傾斜。
展望未來,在中國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高凈值人士資產全球配置正在成為新亮點。在境外投資需求上升及監管政策有序開放的趨勢下,境外投資的參與度將有所提升,預計境外投資市場增量將達十三萬億人民幣,從而造就巨大機會。
中國高凈值人士財富境外配置的動因將從避險移民拓展到保值增值,這一轉變帶出三大機會:投資需求由超高凈值下沉到高凈值客戶,境外業務客戶基礎擴大;投資領域由房地產拓展到各類金融資產,催生財富管理需求;資金流向由單向出海發展到境內外雙向流動,境外業務領域范疇進一步拓展。
從行業內部看,不同規模的私行,其境外業務發展路徑選擇各異:中小型私人銀行機構的國際化戰略應側重跨境業務發展,大型私人銀行機構跨境、離岸并舉,而少數的超大型私人銀行在離岸業務成熟后,可考慮對海外當地市場業務的拓展。
同時,中資私人銀行境外業務開拓手段不應僅限于自建,靈活運用并購、合作等手段,才能快速響應客戶境外投資需求。離岸業務并購需審慎評估客戶基礎及服務平臺,牌照及專業能力是核心資產;在合作伙伴的選擇上,主要聚焦境外產品服務支持,實現互補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