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下半年至今行業處于價格去泡沫的過程
嬰幼兒奶粉行業市場規模經過幾年的快速增長,2014 年首次出現下滑,在需求端變化不大的情況下,行業調整的誘因是價格的調整。2013 年下半年發改委反壟斷導致的強制性降價及之后海淘電商對奶粉價格體系形成沖擊,導致行業連續調整近3 年。目前整個奶粉的市場規模約在800 億(出廠口徑),相比高點900 億下滑11.1%,主要由于行業價格調整所致。
“猴寶寶”效應疊加全面二胎放開,下半年行業迎來需求回升周期
奶粉行業需求的成長性由嬰兒出生數量及奶粉價格兩方面構成,我們認為經過近3 年的價格調整,行業價格已出現觸底企穩的趨勢,以貝因美2015 年的單噸價為例,較2014 年出現回升。在價格趨穩的背景下,拉動行業需求的更大動力來自于消費量。由于2015 年為羊年,2016 年是猴年,中國人對生肖的偏愛使得今年出生率顯著高于去年,我們統計全國各地眾多醫院上半年新生兒出生率同比增長20%-30%,而對奶粉的需求帶動有半年滯后期,因此我們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對奶粉行業需求開始有實質性貢獻。同時,2016 年初全面二胎放開后,二胎的影響將從2017 年開始體現,每年新增嬰兒數量在10%-15%。我們認為奶粉行業需求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迎來2-3 年的上升周期。
奶粉注冊制的推出將使大量雜牌退出,加速行業格局出清
2015 年10 月《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注冊管理辦法》(簡稱注冊制)截止征求意見并進入審批程序,我們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是大概率事件。奶粉注冊制規定每個工廠最多只能生產3 個系列9 種配方,意味著過去大量通過海外加工廠貼牌、代加工的雜牌將退出市場,我們預計將空出近20%的市場空間,行業集中度有望重新回歸提升通道。同時眾多中小嬰童渠道正是依賴于這些極高渠道利差的雜牌存活,雜牌退出也將伴隨著大量中小嬰童店退出,這將從渠道層面進一步推動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商超的渠道壁壘遠高于嬰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