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的生意超過14萬億。按每人每餐10元計算,每人一年吃飯上至少消費1萬元,國內入口生意超過14萬億,其中主要有在家做飯、到店餐飲和外賣,其中到店餐飲約占總量的20-30%,2017年規模4萬億,近五年保持10%+增長,背后是人均收入提升+快節奏高壓力傾向于外出吃飯+城鎮化提升餐飲下沉等因素綜合而成。
餐飲競爭激烈,區域集中(前十大省60%)玩家分散(CR5小于5%),95%是中小玩家,每年70%比例洗牌。前百強占餐飲總收入5%,前十大省市占全國60%,企業數量約350萬家(火鍋40萬家),從業人員近2000萬人,主要分為正餐、火鍋、快餐、團餐、西餐及休閑餐飲。
火鍋行業量價齊升,遠超行業其他玩家:火鍋門店可復制性強,門店拓展速度快,海底撈和呷哺呷哺過去三年店面數量翻倍增加;火鍋每桌平均消費額逐年穩步升高,近五年提價20%。
低成本+高翻臺率,行業盈利能力高企:后廚簡單+菜品較少,門店管理標準化,成本與費用較低;火鍋門店營業時間較其他餐飲子行業更長,平效高,翻臺高。
滲透率低潛力巨大。目前火鍋店大多是以自制底料為主,但隨著連鎖火鍋比例不斷增加,為實現標準化與安全高效,越來越多的火鍋店使用包裝調味品。2017年2B火鍋底料市場80億左右,假設60%的火鍋店使用包裝調味品,底料B端市場為260億元,目前滲透率不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