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性、防守性兼備,模擬 IC 為黃金好賽道。進攻性:主要體現為空間大,成長性高。模擬 IC 市場空間大,據 WSTS 數據,2021 年全球模擬 IC 市場規模約為 741.05 億美元,占集成電路的 16.01%,是半導體中擁有廣闊天花板的好賽道。且從成長增速看,WSTS 預估2022/2023 年模擬 IC 市場增速分別為 20.85%/1.56%,均明顯領先于微處理器、邏輯芯片。防守性:主要體現于模擬 IC 下游分散,波動性小,模擬 IC 廣泛應用于通信、工業、消費、汽車等應用場景,下游市場分散,因而市場增速較為平穩,從歷史數據來看,模擬 IC 年增長波動率好于半導體行業整體波動。
模擬 IC 市場一超多強,海外龍頭掌握絕對話語權。模擬 IC 市場規模大,海外龍頭歷經數十年先發積累和歷經多番行業相互并購之后,行業格局基本穩定,頭部廠商變動較小,且占據較高市場份額。整個模擬芯片市場整體呈現“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2021 年龍頭供應商 TI(德州儀器)市占率為 19%,同行業競爭者暫時無人可望其項背,亞德諾、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等業內知名廠商位居此后,2021 年 CR5 為 51%,且掌握高端型模擬芯片供應的絕對話語權。
國內模擬 IC 市場規模大,進口替代空間廣闊。根據 IC Insights 數據,21 年中國模擬 IC市場需求占據全球規模的 43%,為最大需求市場。但國內廠商的自給率極低,市場依舊為海外龍頭所占據,我們統計全球龍頭廠商營收數據來看,2021 年德州儀器、ADI(美信)、安森美、恩智浦等來自中國市場營收總計為 175.91 億美金,以 2021 年全球市場規模 741.05 億美元,中國占 43%計算,上述龍頭來自中國市場營收占中國模擬芯片市場達 55.20%。而統計國內圣邦股份、思瑞浦等上市公司營收,2018 年總計營收為 53.25 億元,占中國模擬芯片市場僅 3.10%。2021 年雖受益缺芯漲價,營收躍遷至 184.55 億元,但占中國模擬芯片市場仍只達 8.52%。由此可見,國內模擬芯片廠商擁有廣闊的進口替代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