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中之重,前道設備居首位。光刻機作為前道工藝七大設備之首(光刻機、刻蝕機、鍍膜設備、量測設備、清洗機、離子注入機、其他設備),價值含量極大,在制造設備投資額中單項占比高達23%,技術要求極高,涉及精密光學、精密運動、高精度環境控制等多項先進技術。光刻機是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被譽為半導體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沖云破霧,國產替代迎曙光。目前全球前道光刻機被ASML、尼康、佳能完全壟斷,CR3高達99%。在當前局勢下,實現光刻機的國產替代勢在必行,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在02專項光刻機項目中,設定于2020年12月驗收193納米ArF浸沒式DUV光刻機,其制程工藝為28納米。考慮到此項目作為十三五目標,未來具有較大的明確性,結合28nm作為當前關鍵技術節點的性能和技術優勢,我們認為光刻機國產替代將迎來新的曙光,尤其是IC前道制造領域,將初步打破國外巨頭完全壟斷的局面,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按圖索驥,追根溯源尋標的。通過對即將交付的28nm光刻機進行剖析,建議關注以舉國之力助力國產替代的光刻產業鏈,一是光刻機核心組件:負責整體集成的上海微電子、負責光源系統的科益虹源,負責物鏡系統的國望光學,負責曝光光學系統的國科精密,負責雙工作臺的華卓精科,負責浸沒系統的啟爾機電;二是光刻配套設施:包括光刻膠,光刻氣體,光掩模版,光刻機缺陷檢測設備,涂膠顯影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