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碳中和-期待國內雙碳進程加速(28頁)

歐盟碳關稅與歐盟碳市場方案落地:2022 年 12 月 13 日,歐盟理事會、歐洲議會就CBAM(碳邊境/碳關稅調節機制)法案達成臨時協議,并明確 CBAM 將于 2023 年10 月開始試運行。當地時間 12 月 18 日,歐洲議會、歐盟理事會就 ETS(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改革法案達成臨時協議,改革法案確定了削減歐盟企業免費配額的時間表(2026 年開始,逐步到 2034 年實現全部取消),以及進一步披露了 CBAM 的相關細節,待議會和理事會均正式批準后,上述提案將進入立法程序。碳關稅、碳交易市場作為歐洲推動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和機制,其法案的修訂、通過進程加速意味著歐洲對于推動“碳中和”信念依舊,“雙碳”全球化進程勢不可擋。

利好我國循環再生、綠電等減碳板塊,且國內碳交易及碳定價機制有望加速。歐盟碳關稅落地將對我國乃至全球進出口格局造成深遠影響,以塑料產業為例,減排屬性突出、能耗指標更低的再生料競爭力將更加突出。同時,對于外購電力排放成本的考核亦將加速綠電產業的發展。此外,我國碳交易市場及碳定價機制有望加速建立及完善,以應對歐盟日漸趨嚴的碳邊境調節機制。

歷經十余年,歐盟碳交易體系已進入第四階段,并持續修訂。目前歐盟碳交易體系已進入第四階段(2021-2030),2018 年 4 月修訂后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指令》正式生效,提及 EU-ETS 行業 2030 年碳排放量相比 2005 年減少 43%的減排目標,此前 2015 年 3 月 6 日歐盟及其成員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秘書處提交的國家自主減排承諾中亦提及此目標。后歐盟又進一步對此指令進行修訂,提高減排力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