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碳中和深度-循環經濟:對抗熵增(54頁)

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為特征,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強調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質和能源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

在瑞士、德國等發達國家,循環經濟得到高度重視。根據清華 PPP 研究中心引自瑞士聯邦環保部網站的有關數據,2018 年在瑞士產生的一千七百五十萬噸建筑垃圾中,有近一千二百萬噸(水泥、碎石、瀝青等)被回收再利用,城市垃圾中,一半以上被循環利用;在德國飲料瓶、廢紙也可通過專門的渠道統一進行回收。在循環經濟的框架下,產品的使用年限得到提升,這不僅保護了環境、節約了資源,大部分情況下還能為消費者節省費用,同時為資源再利用企業提供新的商機。

循環經濟的核心在于:將使用過的產品的后流通渠道進行優化,對可回收、有價值的材料進行再利用。材料的再利用價值和渠道、再制造成本是評價全生命周期經濟性的核心;因此,政策對于再制造產品認證、渠道的約束與監管是必要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