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碳中和-氫能:清潔二次能源的降本策略(44頁)

在全球的能源系統中,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仍是能源消費的中堅力量。根據《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2019 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為583.90EJ(艾焦耳,即 1018 焦耳),同比增長 1.33%;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氣占比分別為 27%/33%/24%(總占比 84%);2019 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達141.70EJ,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氣占比分別為 57%/20%/8%(總占比 85%)。無論是全球的能源系統還是中國的能源系統,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仍超過 80%,其也是大多數溫室氣體排放的根源。

日本:鋰資源約束下的優先選擇方向。日本于 2020 年 12 月提出《2050年碳中和綠色增長戰略》(以下簡稱《戰略》)作為日本碳中和發展的綱領性戰略,其中基于資源約束和發展核心競爭力的兩方面因素對氫能發展提出了長期規劃并作為優先選擇方向。《戰略》對于日本氫能行業在擴大規模、降低成本、國際推廣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和推進方向。

歐盟:能源系統與清潔氫的有機結合是重要發展方向。歐盟整體已于 1990年實現碳達峰,并于 2018 年 11 月提出“碳中和”愿景,后于 2019 年 12 月發布《歐洲綠色協議》和配套的《氣候中立歐洲的氫戰略》(以下簡稱《氫戰略》)。《氫戰略》提出:從 2020 年到 2030 年,電解槽的投資可能在 240 億到 420 億歐元之間。此外,在同一時期,將需要 2200-3400 億歐元來擴大和直接連接80-120 千兆瓦的太陽能和風能生產能力到電解槽,以提供必要的電力;對現有一半工廠進行碳捕獲和儲存改造的投資估計在 110 億歐元左右;此外,投資 650億歐元用于氫運輸、分配和儲存,以及氫加油站。從現在到 2050 年,歐盟對氫產能的投資將達到 1800-4700 億歐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