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化妝品-合成生物:或為國妝“新能源”(46頁)

合成生物:改寫生命密碼,從“造物致知”到“造物致用”。隨著基因測序、基因合成和基因編輯的技術突破(即基因的讀、寫、編),合成生物學被稱為繼 DNA 雙螺旋結構發現和基因組測序后的“第三次生物科學革命”。合成生物學是以“人工設計與編寫基因組”為核心,針對特定需求設計構建元器件或模塊,并進一步通過這些元器件對現有自然生物體系進行改造和優化,或者設計合成全新可控運行的人工生物體系的學科體系。簡言之,其本質在于通過改寫細胞 DNA,生產出人類所需的物質。

碳中和背景之下提供全新解決方案,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合成生物是人口老齡化、資源能源短缺、氣候環境變化等制約背景下,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解決方案。據發改委高技術司,用于合成生物制造的可再生生物質資源包括糖、油脂、非糧生物質、有機廢棄物,乃至工業廢氣、二氧化碳等,可以生產一系列能源與化工產品,包括基礎化工原料、溶劑、表面活性劑、化學中間體,以及塑料、尼龍、橡膠等高性能生物環保材料和生物制劑,或生產原料藥、疫苗和抗體藥物,推動化工、醫藥、材料、輕工等重要工業產品制造向綠色低碳、無毒低毒、可持續發展模式轉型,甚至生產淀粉、蛋白質、油脂等食品成分,顛覆未來農產品供給模式。據 CB Insights, 2019 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達 53 億美元,其預計 19-24 年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 28.8%。醫藥健康是合成生物產業中最大的下游領域,其次分別為化工、食品飲料、農業及其他消費品。

資本助力產業發展壯大。根據 Synbiobeta,2021 年合成生物學行業融資總額約 180 億美元,幾乎是 2009 年以來該行業融資的總和。在國內,2015-2020 年間每年合成生物學領域投融資數量尚少,但 2021 年增長速度強勁,快速增長到 16 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