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年夏季氣溫創歷史新高,全社會用電量增長加大負荷壓力。對比過去幾年,由于氣候變暖,22 年氣溫創歷史新高,進而導致全社會用電量明顯增長,8 月全社會用電量達8536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12.2%,用電負荷大增逐漸顯現出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在以新能源發電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轉型過程中,如何保障電力供應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風光發電量高速增長但貢獻仍然較低,難以彌補每年用電量增量。截至 2021 年底,我國風光裝機規模為 9826GW,在總裝機中占比 26.7%。風光裝機量提升帶動發電量相應增長,發電量占比由 6.6%增至 11.8%,5 年增長 5.2pp,雖提升幅度較大,但發電量占比仍較低。每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量顯著高于風光發電量增量,2021 年風光發電量增量僅為用電量增量的 32.2%。風光電力供應不足,用電量增量缺口需要常規能源發電彌補。
風光資源分布不均,局部地區缺電現象頻現。我國風光資源多分布于內蒙古、青海、甘肅和新疆等西北地區,而用電需求集中于江浙滬等東南沿海地區,再加上特高壓等遠距離送電渠道建設不成熟,共同導致了西北地區棄風棄光,而東南地區缺電的矛盾現象。加大常規能源電力供應以及跨區遠距離輸電將有效解決這一矛盾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