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電力信息化-把握電力信息化三大機遇(43頁)

清潔能源帶來電力系統革新,多環節信息化新需求應運而生。能源清潔化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風光裝機比例持續提升,但由于風光發電特性的不穩定及地域分布錯配,因此結構變化帶來新型需求。具體體現為: 1)電力環節新設計需求:新能源為傳統電力系統帶來挑戰,新型電力系統的設計要求傳導至電力各環節產生新設計需求;2)儲能技術服務:新能源存在波動和不穩定性,為平滑電網負荷曲線需大力發展儲能,打開了智能化儲能系統的市場空間;3)并網智能控制:新能源并網后增加了調峰調頻難度,實現快速調頻的并網智能控制系統需求出現;4)輸電端智能管理:新能源分布空間錯配,催生了特高壓輸電的需求,輸電端智能管理系統應運而生。

高效用電推動電網升級,激發電網智能化改造加速。雙碳政策下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但傳統電力體系仍舊面對大規模輸電損耗、峰值電力供應不足及穩定性不足等問題。除了硬件方面需要升級改善,軟件方面也需要智能化和信息化系統進行能效管理。為與新型能源結構相匹配,電力企業著重打造智能微電網、智能電網、虛擬電廠等新興設備和技術助力能源轉型。智能微電網:結合分布式能源,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智能電網:提升電網接納新能源的能力;虛擬電廠:形成智慧能源系統,實現調峰調頻等自主優化控制。

應用側產生增量機遇,全新的電力市場體系與應用模式。“雙碳”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在電源側發展低碳新能源,還需在消費側完成化石能源的深度替換,形成電能為主的能源消費格局。電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打開了新的增量空間,催生應用側系統信息化改造需求,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1) 能耗雙控:建立監測和數據化管理系統,提高能耗管理效益;2)綠電交易: 為風光等綠色能源設計交易平臺,為新能源提供專屬通道;3)電力新應用場 景:新電力領域的升級配合。目前,新能源充電樁等新場景的增量需求爆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