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環保國際比較-工業水處理首選小而美(36頁)

市場規模:美國和中國為全球前兩大工業廢水治理市場,合計占據全球工業水治理市場半壁江山。根據GEP Research 發布的《全球及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發展報告》,2016 年,全球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500 億元左右,其中美國約為950 億元,占全球的比重為27%,中國約為843 億元,占全球比重為24%,歐盟約為630 億元,占全球的比重為18%,日本約為520 億元,占全球的比重約為15%,其他地區約為557 億元,占全球的比重為16%。預計2017-2020 年全球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累計將達到1.6 萬億元,年均市場規模約為4000 億元。

處理標準:美國工業廢水標準更加嚴格且細化。美國自20 世紀70 年代開始,逐步建立起以《清潔水法》為基礎的工業和市政污水排放許可制度。這一制度的核心是NPDES 許可證制度,明確各污染排放單位的責任和排放標準。以制漿造紙行業為例,NPDES 許可證對于污水的排放做出了細致規定,對不同的生產工藝都提出了相對應的每日排放限額和連續30 天平均每日最大值的限額。

我國目前工業廢水排放標準較為粗獷,存在提升空間。我國整體污水排放標準的細致程度和美國相比還有一定提升空間,同樣以制漿造紙行業為例,我國僅籠統地限定了制漿和造紙企業每升水排放的BOD 和TSS 等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和PH 值,未對企業最大排污量進行限制。

處理價格:美國工業廢水噸水處理費更高,約為中國的2.3 倍,主要因為標準更嚴,運營成本更高。根據GEP Research 的研究報告,2016 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成本約為1.6 元/噸。而在2010 年,根據美國密西根大學對176 家工業企業的問卷調查,每1000 加侖污水處理費用是$2.06 美元,約合人民幣3.7 元/噸(2012 年美元兌人民幣均值為6.31),其中不包含處理特定污染物而需要的附加費用。對比來看,即使不考慮2010 至16 年期間美國污水處理費用的上漲,保守來看美國工業廢水的噸水處理費約為中國的2.3 倍。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工業廢水的處理標準更嚴,導致上游的藥劑、設備成本,下游的運營成本更高。我們據此判斷,在不考慮兩國基本的人力成本差異的情況下,隨著中國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和環保法規的不斷完善,疊加工業企業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改善,中國工業廢水處理價格未來具有提升空間。

下游集中度:美國前四大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占比約50%。根據美國國家環保局數據庫統計結果,2017 年美國前四大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行業為電力服務業、銅礦開采業、有機化工業、船用裝卸機器制造業。前四大行業的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量占到全美總量的51%。2013-16 年前四大行業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分別為50%/44%/46%/4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