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儲能-電價政策引燃工商業儲能市場(23頁)

儲能是完成電力系統轉型的三大基石之一。在電力系統中,儲能發揮了三大價值:功率價值、容量價值和能量價值。在調頻方面,發電有功功率高于負荷功率會導致頻率上升,帶來電網擾動,進而需要發電單元提供短時的功率支撐,儲能可以在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儲能的容量價值在于可以提高新能源發電的容量可信度。由于電氣化和電力低碳化的發展趨勢,高碳的火電發展受到抑制,新能源發電將會增加,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會給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帶來巨大壓力,而儲能可以有效緩解這種壓力,增強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此外,儲能通過能量存儲和峰谷移時,充分發揮了能量價值。因此發展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轉型的必然選擇。

電化學儲能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產業鏈配套更加成熟,相較于其他儲能技術在場景應用、技術、成本、建設周期、轉換效率及選址要求上更具優勢,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增長潛力較大。儲能技術路線主要包括電化學儲能、機械儲能和電磁儲能。機械儲能以抽水蓄能為主,目前技術成熟,建設成本相對較低,轉換效率約 70%-80%,但對選址環境、地形條件及水文環境要求較高,建設周期長達 3-5 年,響應速度基本在分鐘級別的水平;電化學儲能主要以鋰電池、鉛酸電池等為主,其中鋰電池儲能相對來講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轉換效率可超 90%,產業鏈配套更加成熟,相較于其他電化學儲能在技術、成本上更具優勢;而電磁儲能則更適用于放電時間短且迅速的功率型儲能。

我們判斷當前時點出現的三點變化,使得工商業用戶安裝儲能的經濟性顯著增強:1)完善分時電價機制,設立尖峰電價,拉大峰谷價差。2021 年 7 月 26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明確在保持銷售電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目錄分時電價機制,更好引導用戶削峰填谷、改善電力供需狀況、促進新能源消納。將優化峰谷電價機制,并建立尖峰電價機制,尖峰電價在峰段電價基礎上上浮比例原則上不低于 20%。鼓勵工商業電力用戶通過配置儲能、開展綜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高峰時段用電負荷、增加低谷用電量,通過改變用電時段來降低用電成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