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儲能是指以化學電池的形式存儲電能,并在需要的時候進行釋放的一種儲能技術,根據存儲介質不同可分為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液流電池等。其中鋰離子電池是目前電化學儲能市場中最常用的。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統計,截止到2019年底,全球已投運的儲能項目累積裝機規模達184.6GW,其中電化學儲能占5.2%,僅次于抽水蓄能位居第二;鋰離子電池累積裝機量約為1378MW,占電化學儲能的80.6%。
鋰離子電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充電速度快而成為儲能最佳技術路線之一。截至2019年底,國內鋰離子電池累積裝機規模達1378MW,占電化學儲能的80.6%。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產業已成規模,電池組生產成本迅速降低。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2010-2019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組的平均價格由1183美元/kWh降至156美元/kWh,下降幅度高達86.8%。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鏈齊全,且已成規模,2019年電池組平均價格低至146美元/kWh,為全球最低,其中價格最低的僅127美元/kWh。據彭博新能源財經估計,2024年電池組平均價格有望降至93美元/kWh,2030年進一步降至61美元/kWh。
電化學儲能集成系統成本逐年降低,除了電池成本下降之外,技術進步、生產規模擴大、制造商之間競爭加劇、產品一體化程度提高也是儲能系統成本持續下降的因素。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和預測,2019年完成一個4小時電站級儲能系統的成本在300-446美元/kWh之間;2020年建設平均成本預計為304美元/kWh,同比下降8%;2025年和2030年成本有望降至203和165美元/kWh,較2019年下降38.7%和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