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改革的目標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2020 年 9 月,習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踐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2020年電力行業占能源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 42.5%,是我國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單一行業,減排效果對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帶動新能源技術和全產業鏈發展。近年來,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呈上升趨勢,2020 年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 73.6%,2021 年略降至72%。2020 年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 43%,2021 年增長至 46%。國家能源安全形勢日趨嚴峻。發展風、光等新能源對保障能源安全具有積極意義。此外,近年來我國陸上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位列世界第一,海上風電裝機規模 2021 年從世界第二躍居至第一,形成了完整的具有領先技術水平和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產業鏈與供應鏈,然而,新能源裝機僅僅是一個開端,圍繞新能源,發電、輸電、配電、售電等環節都需要做出調整。
新能源將成為新增電源的主體,并在電源結構中占主導地位。隨著能源革命進程加快推進,新能源將迎來快速增長。根據國家發改委等制定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要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預計到 2030 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占比將超過25%。我國可再生能源將進入高質量躍升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