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醫藥-口腔種植推動高端民營口腔發展(30頁)

正畸、種植和修復是市場規模最大的口腔細分領域,是口腔科的利潤中心。根據醫趨勢、Med+研究院和美團醫療的報告,2020年我國正畸、種植牙和修復的市場規模分別為276億元、240億元和234億元,是市場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三個口腔細分領域。根據智研咨詢數據,2011年至2020年,我國年種植牙數量從13萬顆增加至362萬顆,2011年至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50%,種植牙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種植牙滲透率29顆/萬人,遠低于發達國家。根據士卓曼披露數據,2020年,韓國種植牙滲透率最高,達600顆/萬人,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等發達國家也均超過100顆/萬人。隨著種植牙不斷推廣、納入醫保目錄和居民消費水平提高,中國種植牙滲透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口腔種植需求持續擴大,為規范行業發展政策逐步收緊。口腔種植需求旺盛,但是收費高和收費不規范的問題影響了口腔種植領域的健康有序發展,民眾對于整頓行業秩序、降低收費價格的呼聲由來已久。隨著人民對口腔種植需求不斷擴大,2019年11月浙江省提出對種植牙等項目服務價格管理,而后江蘇、四川、安徽等省份陸續對種植項目價格給予關注。2022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對種植牙等高值耗材分別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開展集采;同年8月,發布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價格治理的征求意見稿;9月,發布《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及其政策解讀,確立了“技耗分離”的計價方式,推進牙冠價格透明化以及種植體集中采購,調整公立機構種植服務價格,引導民營機構種植項目價格符合競爭規律和群眾預期的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