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領域發展具備全球范圍優勢,嘗試全球化滲透。中國人口規模大及需求統一化、工程師供給充足、產業供應鏈完整、消費市場龐大,因此在游戲、電商、互聯網內容/媒體等領域的優勢逐漸積累形成在全球范圍內領先的優勢(越需雙邊效應、規模效應去迭代產品模式,中國優勢越突出)。電商出海(不僅僅為貨品跨境)將作為企業們重點落地項目,及我們研究重點,主要幾個因素如下:1)國內貨品側優勢(供應鏈反饋速度+純成本優勢);2)中國互聯網企業流量運營出海;3)物流逐步配套,幾點結合將帶動流量、貨品側雙向推動,帶動電商出海。
電商出海承載流量變現角色,是推動商業模式進化的驅動力。復盤歷史,自 1998 年以來,中國電商出海以傳統外貿為出發點,在 2B 端最早實現線上化。在近 20 多年間,電商出海已經完成了多次商業形態的迭代與豐富。商品側逐步從 B 端向 C 端持續轉移,增強與海外消費者的觸達,渠道側前期主要依賴海外平臺,后逐步演化發展出出海平臺、獨立站等形式,增強在流量方面的沉淀和積累。疊加中國互聯網企業在海外的流量基本池能力大幅增強,中國電商出海將形成全體系配套,成為中國出海商業化推進的核心驅動力。
全局視角從跨境電商到電商出海。1 )跨境電商視角:基于國家統計局公布 2020 年行業規模 1.12 萬億測算,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滲透率僅 10%(跨境電商出口規模/偏 C 端出口總額)。根據十四五規劃,保守預計 2025 年行業規模 2.00 萬億,對應滲透率 14.7%;根據 2021 年實際表現修正,樂觀預計 2025 年行業規模 2.40 萬億,對應滲透率 17.6%。2 )視角拓寬至出海電商:隨著中國企業流量拓展及供應鏈能力繼續夯實,未來有望帶動激活并利用海外本地化供應鏈,實現在“貨”端繼續擴容。中國出口跨境電商全球市場市占率僅不到 10%,激活海外商品供給將為整體出海電商帶來行業的進一步增量,提升全球市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