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代運營行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據商務部數據,2018 年我國電商 B2C 零售額規模約 5.66 萬億(+34.6%),包含 C2C 后全國網上零售額為 9.01 萬億(+23.9%),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 7.02 萬億元(+25.4%),社零滲透率約 18.4%(+3.4 pct),同期社零增速為16.4%。2011 年電商交易規模僅 7826 億元左右,電商快速發展過程中電商服務業興起,電商代運營(服務商為電商代運營企業,最早為 Tmall partner,簡稱 tp,后已將業務拓展至多平臺、多鏈路)行業也應運而生。
隨著電商行業日益成熟,品牌商對電商的認知從最初的補充線下、增厚銷量向精細化運營線上渠道、通過線上進行品牌建設和賦能、提高消費者體驗轉變,早期的低客戶粘性、易被替代的基礎服務(運營服務和客戶服務)不再能滿足品牌商的需求。目前品牌商對電商服務商在營銷推廣、供應鏈塑造、多渠道運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至今,作為電商服務中的重要角色,電商代運營企業的業務基本涵蓋了全環節的線上運營:店鋪搭建、營銷推廣或(及)執行、貨品采購及庫存管理、銷售訂單履行,以及后端的倉配、IT 技術、CRM 及會員維護等。同時,隨著電商平臺和垂直電商的豐富,tp 服務也不僅限于淘系、天貓平臺,延伸至京東、拼多多、唯品會、聚美優品甚至社交平臺等。
近年來化妝品(包含美妝+個護)、服飾、電子電器等品類線上滲透率快速提升,其中化妝品行業線上渠道已經舉足輕重——據歐睿國際數據,2018 年電商成為第一大銷售渠道,占比為 27.4%(2013 年線上滲透率為 13.3%)。數據威顯示,美妝+個護品類銷售額在 2018 年達到 1056 億元。美妝細分品類行業快速增長,客單價較低資金占用較少、體積較小、配送效率高,同時市場分散、品牌進入門檻較低,品牌與子品類眾多、需要較強營銷推動,要求多樣的運營技巧,因此美妝行業對 tp 需求較大,產生了數量龐大的 TP 公司。根據艾瑞咨詢,美妝行業電商服務商數量占比高達 20.9%。諸多 TP 從美妝細分領域切入代運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