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1999 年:空調專營,銷量奪冠。1984 年,張近東走出南京師范大學校門,進入南京鼓樓區一家區屬企業。張近東利用工作之余承攬了一些空調安裝工程,為自己攢到了10 萬元的創業資本。1990 年12 月,27 歲的張近東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辭去了固定工作,在遠離鬧市的南京寧海路租下一個面積不足200 平方米的小門面,成立一家專營空調批發的小公司——蘇寧交家電,開始了蘇寧電器的創業歷程。富有前瞻性的第一步,奠定了張近東事業的基礎。當時正處于空調銷售的暴利時代。張近東下海第一年就做到了6000 萬元銷售額,凈掙1000 萬元。此時的張近東年僅28 歲。1993 年春夏之交,南京“空調大戰”全面爆發,蘇寧不但在服務上勝出一籌,在價格上也具備明顯優勢,以至于雙方的對峙終于直接交火——南京八大國有商場聯手封殺蘇寧,宣稱八家將統一采購,如果誰供貨給蘇寧,他們將全部不銷售該產品。憑借“規模經營、廠商合作、專業服務”這三張王牌,蘇寧不但沒有在交火中敗下陣來,反而節節取勝,當年實現銷售3 億元,比上年增長182%,摘取全國最大空調經銷商桂冠,并保持了11 年之久,被稱為“蘇寧現象”,寫入高校營銷教材。
2000 年-2009 年:電器連鎖,美蘇爭霸。隨著中國家電市場出現供大于求,許多制造商直接滲透零售市場,為此張近東逐漸縮減批發業務,開始自建零售終端,賣家電也從單一空調逐步增加到綜合電器。2000 年張近東停止開設單一空調專賣店,全面轉向大型綜合電器賣場,并喊出“3 年要在全國開設1500 家店”的口號。蘇寧的全國連鎖體系開始快速擴張:2001 年平均40 天開一家店,2002 年平均20 天開一家店,2003 年張近東首創“3C 模式”,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綜合家電經營,蘇寧的擴張也急劇提速,當年即平均7 天開一家店,2004 年平均5 天開一家新店,2005 年前4 個月平均2 天開一家店,2006 年5 月1 日蘇寧一天內同時開張32 家店,創下中國家電連鎖單日開店最多的紀錄。
2010 年至今:拓展線上,再造蘇寧。在蘇寧與國美埋頭苦戰的十年里,京東已經關掉了自己在中關村的小柜臺,半道殺向在線零售領域,且勢頭強勁,張近東眼中那個“還是個孩子,和蘇寧不在一個重量級的”的京東早已把家電零售業給革了命。2011 年,京東上線不到7 年,銷售額卻一舉突破300 億,近乎是蘇寧實體門店銷售規模的三分之一,且這一數據依然保持著每年200%至300%的增速,與此相對應的是蘇寧實體店只有15%至20%的增速。更讓張近東不安的是,蘇寧此時面對的對手早已不止京東一家,原先“井水不犯河水”的淘寶也開始大舉鋪設家電領域。京東、淘寶在家電、3C 等品類對蘇寧市場份額的不斷蠶食,以及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紛紛重金布局O2O 生態圈,蘇寧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互聯網的趨勢不可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