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熱泵行業-制冷世界工廠的制熱新征途(26頁)

中國是全球熱泵第一大國。過去十年,中國的空氣源熱泵總量增長了60%,日本市場成熟較早,增長13%,歐洲和北美都有翻倍的漲幅。歐盟《綠色協議》指出2030年不再新增燃氣鍋爐,Air-Water熱泵(目前年銷量約100萬臺)2030年有望全面接棒燃氣鍋爐(存量700萬臺),年銷量達到700萬臺,即供暖需求規模提升6倍。 從保有來看,歐洲主要國家保有量均處于低水平,保有量較高國家主要以北歐國家為主,其中最高的挪威保有量也僅有每百戶5臺,隨著世界碳減排和碳中和大背景下,熱泵產品在供熱領域的滲透率提升具備廣闊的空間。

中國將在兩年內確立世界熱泵工廠地位。中國是暖通空調的世界工廠,大陸地區的外銷占到了世界暖通空調整機出口市場的42.78%。從熱泵市場來看,中國是全球熱泵出口市場的最大出口國,熱泵出口市場份額21年占比19%,還尚未與第二名拉開差距。空氣源熱泵與暖通空調零部件重合度較高,中國擁有產業集群優勢,未來復刻暖通空調的世界工廠地位指日可待。目前中國及歐洲熱泵工廠都在積極擴產中,考慮到擴產效率和產能的緊缺程度,中國有望在兩年內拉開與第二名的份額差距。

光-儲-熱一體化是未來。熱泵是用電側的最優選擇。儲能技術應用于電力調配,迎來高速發展。傳統電網為需求側適應供給側,儲能技術實現供需雙贏,2013-2020年歐洲戶用儲能裝機量CAGR達67%。熱泵連接電網和儲熱系統,實現電網平衡調度。在供熱需求能耗占比較高的背景下,熱泵熱轉換效率3-4倍于傳統供熱產品,是用電測最理性的解決方案。熱泵與電網和儲能相結合,將以最有效的方式為電網提供靈活性和穩定性。隨著熱泵的普及,它們在中央和分散光儲工程中的使用頻率就越高,從而加速了其在整個歐洲的應用。

分享到: